2013年2月20日,是郑娟一家欢天喜地、喜笑颜开的日子,也是ICU全体医护人员长长舒了一口气而又心怀不舍的日子-----因为有一个特殊的小生命在这儿足足呆了二十几天,历经了他人生的生死考验,今天终于可以脱离监护转入病房了。
事情还要从头说起……
1月13日,宏力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急诊收入一个出生不足2天的孩子,患儿面色青紫,全身发绀,呼吸急促,哭声微弱……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对职业的敏感性,张国宪主任断定患儿一定是复杂先心病,吸氧、保暖、改善循环等处理后,患儿经检查确诊是“先天性心脏病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(心上型),这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,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%左右,由于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、严重缺氧患儿出生后1-3个月的死亡率超过60%。张国宪主任立即请心外科徐向明副院长会诊,徐向明副院长告之患儿家属手术治疗是孩子生存的唯一办法,必须尽快手术。但患儿病情重、体重轻(3Kg)、出生时间短各脏器发育不完善,这将使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大提高(这种先心病手术死亡率大于20%)。
为了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,徐院长组织心外科、麻醉科、手术室、体外循环、ICU联合术前讨论,确定手术方案、明确术前、术中、术后的处理过程中的要点。1月26日,患儿出生后的第13天进行了手术治疗。在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手术顺利完成。
患儿顺利闯过了手术关,但术后的循环关、呼吸关、营养关、感染关、代谢关等关关都是对患儿生命的考验,同样也是摆在ICU团队面前的挑战,患儿病情复杂,体重轻,手术创伤打击大,加上此类疾病患儿左心发育差术后极易并发左心衰竭和肺高压危象。术后左心功能的维护和液体的管理是重中之重,监护室的护士们为了准确管理好液体的出入量,甚至连抽血气分析的0.1ml的肝素盐水都要计算入出入量里面。心脏外科手术病人的病情特点就是瞬息万变,何况如此复杂的病情和如此幼小的生命呢,果然不出所料术后几个小时患儿还比较平稳,到凌晨1点多时,患儿尿量逐渐减少以至无尿,血压下降,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,值班医生马上汇报徐向明副院长,他不顾一天手术的疲劳,立即又赶到ICU查看患儿,并马上诊断患儿并发了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,他明白治疗这种并发症比手术还要难,患儿生命危在旦夕。
徐向明副院长神情严肃地果断要求“立即腹膜透析”。穿刺、置管、输入透析液、引出透析液……如此反复,徐向明副院长、心外科医生、ICU医生护士忙碌在患儿的床旁直至天亮,而原本做了一天手术、身心疲倦的徐向明副院长就这样守护了一天一夜。与此同时,他远在家乡的八十多岁的母亲因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已经住进了ICU,他却没有回去……
此后的几日里心外科的医生几乎日夜守护在患儿床旁,ICU的医生、护士更是一刻也不敢怠慢,保暖、镇静、强心、利尿、液体管理、腹膜透析、呼吸机辅助呼吸、吸痰、体疗、臀部护理等等,患儿躺在3平米见方的新生儿保温台上,护士一天不知围着他转多少圈,一个班下来累得都坐下站不起来,让她们累得不仅是身体还有时刻绷紧弦的精神,患儿病情危重,随时会有病情变化,无论是操作还是病情观察,都需要做到精细无误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患儿的病情逐渐好转,为了更好地做好每一个细节,争取早日顺利脱机拔管,每日ICU、心外科共同制定患儿治疗护理方案,并请NICU张国宪主任、徐帅护士长多次会诊指导,心外科文淑娟行政主任更是几乎每天都会去看护此患儿,终于患儿一天天好起来,尿量逐渐多了,生命体征平稳了,可以每2-4小时鼻饲几毫升奶粉了,在术后十天后患儿顺利拔管,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辅助维持呼吸。3周后,伴随着春节开心的的锣鼓声、鞭炮声,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,由ICU顺利转入心外科病房。并于10天后顺利康复出院。
回顾春节期间,众多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,最让我们由衷欣喜地就是这个我们全“家”人为之付出情感和精力的小生命,回想徐向明副院长不顾母亲病危为患儿手术日夜守护、想起ICU医护24小时的守护、想起心外科、NICU、手术室、麻醉科、体外循环等医护团队协作的治疗过程。不禁感慨——厚德精医、团队医疗让患儿的生命如此顽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