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由河南宏力医院主要完成的《蛋白激酶D1在皮肤鳞癌形成及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》喜获2020年河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。河南宏力医院顾静、王来群、王付亮等三人作为主要完成人同期获2020年河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。
皮肤肿瘤是各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下皮肤出现的细胞增生性疾病,包括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,良性肿瘤中易演变为恶性肿瘤者称为癌前期皮肤病。鳞状细胞癌(squamous cell carcinoma,SCC)在皮肤非黑素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二位,是一种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。日光性角化(Actinic keratosis,AK)、鲍恩氏病(Bowens disease,BD)与皮肤鳞癌同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来源的皮肤病变,AK是SCC的癌前病变,BD是原位鳞癌,都可以向SCC进展而获得侵袭性。三者均多发生于身体暴露部位,给患者身心造成相当程度的痛苦,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,老年人口增加,多种慢性疾病呈现出增长趋势,皮肤肿瘤也相应增多,产生和诱发皮肤恶性肿瘤的明确及潜在因素也在不断增加。自癌前病变、原位鳞癌到具有侵袭性的鳞癌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,三者之间的具体联系和发展进程有待我们更为深入的探究。
本项目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检测PKD1及其两个磷酸化位点p-PKD1-Tyr463、p-PKD1-Ser916在皮肤癌前病变、原位鳞癌、皮肤鳞状细胞癌及正常表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,以期探讨PKD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逐步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意义。在此基础上研究PKD1在5-氨基酮戊酸光动力(ALA-PDT)疗法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抑制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,探索ALA-PDT诱导鳞癌细胞凋亡的机制,为皮肤鳞癌的治疗探寻更深入的理论支持。
《蛋白激酶D1在皮肤鳞癌形成及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》于?中国皮肤病与性病学杂志?、?中华皮肤科杂志?、?中国麻风皮肤病学杂志?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,推广的皮肤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分析方法,被《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》、《中国医药与临床》、《中国美容医学》、《实用皮肤性病学杂志》等多家专业杂志社引用,被北京协和医学院、青岛大学、河北医科大学等高校发表的多篇文章引用。